外交学系举办“国家软实力建设”工作坊

2022年11月30日上午,外交学系成功举办“国家软实力建设”工作坊。主讲人为我系邀请的短期外国专家潘成鑫教授,参加工作坊的成员包括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教授、我系部分教师和澳博集团官方网站部分学生。系主任王春英教授主持了本次工作坊。

潘成鑫教授援引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相关论述,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软实力虽源于国家实力,但离不开话语和叙事。传统上,我们将话语和叙事看作是一个能够展示真实事实、传递真实信息的中立透明的媒介。而另外一种理解方式则将其视为建构自我和他者的一种工具。首先通过在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中塑造自己,随后在自我叙事中形成对他者的建构,有时为了变相地自我提升,甚至需要将他者进行贬低和妖魔化。例如,为削弱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美国国会提议拨款5亿美元专门支持对中国的负面新闻报道。因此,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应成为现阶段我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途径。

王春英老师表示潘教授不仅从学理上对软实力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还引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佐证西方国家的叙事策略,有些做法虽不足取,却是我们开展国际传播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提高自身软实力。

姚遥老师认为从中西方哲学理念,特别是二元对立和多元共生的角度来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内涵从文化扩展到对外交和政治价值观的领域。软实力建设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连续四届党代会的报告中都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建构中国的软实力。姚教授还回顾了他在美求学期间与导师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不同理解,说明美国人惯以“软实力”的借口为其不道德的外交政策和行为开脱。

雷建锋老师认为西方国家在叙事时,将人类社会中本可以能动建构的关系,或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现象,通过其特有的语言体系描绘成为自然界中亘古不变的铁律,大国关系亦是如此,若有新兴国家试图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会被视为不道德的,是违反自然法的。

潘教授还就如何开辟多重渠道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如何从受众角度如何改善我国外宣工作等问题,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上一篇
Baidu
sogou